精致的利己主义症候及其超越:当代教育向着公共生活的复归

被引:52
作者
刘铁芳
刘艳侠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目标; 精致的利己主义; 公共精神; 公民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关乎持久地期待人们关注的根本性问题。以公共生活来开启学校教育空间,意在凸显教育的本质乃是个体成人,成为服务社会的公民;学校并不只是个体升学的扶手,而是个体灵魂上升的阶梯,不是实现个人私己性欲望的工具性场域,而是促进人的公民性生长、发育完整而健全之人性的教化性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走进生命的学问[M] 周保松;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2]  
人文学习之声[M] (英) 欧克肖特 (Oakeshott;M.) ;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3]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M] (德) 尼采 (Nietzsche;F.) ; 著 译林出版社 2012,
[4]  
过去与未来之间[M] (美) 阿伦特 (Arendt;H.) ; 著 译林出版社 2011,
[5]  
新教育的精神[M] 刘铁芳;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6]  
对生命的敬畏[M] (法)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Schweitzer)著;陈泽环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7]  
规训与教化[M] 金生鈜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8]  
蒙塔尤[M] (法)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EmmanuelLeRoyLadurie)著;许明龙;马胜利译; 商务印书馆 1997,
[9]  
自由秩序原理[M]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A·Von Hayek) 著;邓正来 译 三联书店 1997,
[10]  
集外集[M] 鲁迅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