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梭条花叶病的流行因素及危害损失

被引:4
作者
侯庆树
周益军
韩红
机构
[1] 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
关键词
小麦梭条花叶病; 小麦播期; 禾谷多粘菌; 麦苗; 抗病品种; 抗性品种; 麦根; 盆栽试验; 农业化学研究法; 病害流行; 宜兴县; 叶片黄化; 发病率; 病株; 新集乡; 分孽; 城西乡; 成穗率; 流行因素;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1988.04.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小麦梭条花叶病在我省始见于70年代中期,1980年后,扩展蔓延极为迅速,危害日趋严重,成为我省小麦主要病害之一。研究证明,该病病原为一种线状病毒,土壤里残留麦根中的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是传病介体,秋播后带毒菌的游动孢子侵入麦根感染麦苗,翌年2~3月为发病盛期,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症状逐渐隐潜。为探明该病害在我省的危害情况,我们在结合病原、传播途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研究的同时,对流行因素和产量损失分别进行了调查和测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19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