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相碳酸盐岩区油气保存条件的古流体地球化学评价──以四川盆地中部下组合为例

被引:45
作者
王国芝 [1 ]
刘树根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古流体; 地球化学示踪; 内源流体; 外源流体; 保存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介绍了从古流体的角度对海相碳酸盐岩区油气保存条件研究的新思路、方法、原理和实例。利用古流体对保存条件进行动态评价,是在建立流体活动事件序列的基础上,对每一期流体尤其是那些关键性流体进行地质与地球化学示踪,确定古油气藏盖层以上的地层中是否有来自于古油藏或古气藏中的流体,或者储层中是否有大气淡水的注入,从而就盖层对流体的封盖能力进行评价。采用这一方法,对川中安平1井、高科1井和合12井的油气保存条件进行了分析,恢复了古油气藏的形成-破坏过程。研究表明,研究区生油窗之前下组合内部的流体相互连通,下组合内部的泥质岩和膏盐岩对下伏流体不具有封隔能力。生油窗期、生气窗期保存条件相对较好,形成了古油藏和古气藏。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以来的隆升,使保存条件变差、热裂解气逸散和水溶气脱溶;古气藏之中的盐水流体由下向上发生垂向流动迁移到上覆寒武系-二叠系之中,古气藏被完全破坏。向上运移的热裂解气和水溶气有可能在上覆三叠系海相碳酸盐岩中重新聚集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631 / 64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Assessment of a Sr isotope vital effect ( 87 Sr/ 86 Sr) in marine taxa from Lee Stocking Island, Bahamas[J] . E. G. Reinhardt,J. Blenkinsop,R. T. Patterson.Geo-Marine Letters . 1999 (3)
[12]  
Recent trends in strontium isotope stratigraphy. McArthur J M. Terra Nova . 1994
[13]   川黔上古生界锶同位素演化曲线的地层学意义 [J].
石和 ;
黄思静 ;
沈立成 ;
张萌 .
地层学杂志, 2002, (02) :106-110
[14]   南方海相天然气保存机理及保存条件初探 [J].
付孝悦 ;
王津义 ;
张汉荣 .
海相油气地质, 2002, (02) :43-47+5
[15]   湘中锡矿山锑矿床的Sr同位素地球化学 [J].
彭建堂 ;
胡瑞忠 ;
邓海琳 ;
苏文超 .
地球化学, 2001, (03) :248-256
[16]   稳定同位素体系理论模式及其矿床地球化学应用 [J].
郑永飞 .
矿床地质, 2001, (01) :57-70+85
[17]   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锶同位素证据 [J].
苏文超 ;
胡瑞忠 ;
彭建堂 ;
方维萱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04) :256-259
[18]   德国哈茨山St.Andreasberg热液矿床方解石巨晶的碳氧同位素研究附视频 [J].
李龙 ;
郑永飞 ;
M.Schoell ;
W.Stahl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2) :3-5
[19]   中扬子区海相油气保存条件初析 [J].
曹国喜,罗小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1) :44-47
[20]   我国某些元古宙及早寒武世碳酸盐岩石的锶同位素组成 [J].
张自超 .
地质论评, 1995, (04) :349-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