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城市非建设用地划分研究

被引:31
作者
朱查松 [1 ]
罗震东 [2 ]
胡继元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
[2]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分析; 城市非建设用地; 用地划分; 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城市非建设用地数量、功能与性质的巨大变化,决定了必须改变传统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和管理策略。通过划分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的生态基质用地和可建设用地,严格确定其边界,并分别予以严格的保护和发展导引,从而协调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和发展的矛盾。生态敏感性分析作为理论成熟、应用广泛的技术方法,能够为城市非建设用地划分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文章以南京市江宁区大连山—青龙山片区为例,选取合适的生态因子和分析方法,研究各因子对地块生态敏感度的综合影响,进而划分生态基质用地和可建设用地,从而阐明生态敏感性分析在城市非建设用地划分中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当前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J].
罗震东 ;
张京祥 .
城市规划学刊, 2007, (01) :39-43
[2]   基于GIS的吴江东部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J].
尹海伟 ;
徐建刚 ;
陈昌勇 ;
孔繁花 .
地理科学, 2006, (01) :64-69
[3]   杭州市生态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布 [J].
陶星名 ;
张建英 ;
王宇峰 ;
王飞儿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6, (01) :27-30
[4]   非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规划的思考——以厦门市为例 [J].
谢英挺 .
城市规划学刊, 2005, (04) :35-39
[5]   城市生态敏感性分析 [J].
杨志峰 ;
徐俏 ;
何孟常 ;
毛显强 ;
鱼京善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4) :73-77
[6]   松嫩平原西部土壤盐渍化动态敏感性分析与预测 [J].
罗先香 ;
邓伟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3) :36-40
[7]   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 [J].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苗鸿 .
生态学报, 2000, (01) :10-13
[8]   浅议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城市规划管理问题──以深圳市为例 [J].
张永刚 .
规划师, 1999, (02) :74-76
[9]   生态规划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广州科学城为例 [J].
黄光宇 ;
陈勇 ;
田玲 ;
闫田华 ;
李萍萍 ;
庄海波 ;
肖刚 ;
郑静 .
城市规划, 1999, (06) :47-50+63
[10]  
黄光宇,陈勇著.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