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地区电离层月平均模式及其预测

被引:7
作者
张训械
曾文
胡雄
沈福祥
王瑶昆
丁海兰
闫鲁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武汉
[2] 海淀自动化技术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电离层预报; 人工神经网络; 电离层模式;
D O I
10.13443/j.cjors.1998.02.022
中图分类号
P352.1 [电离层分层和结构];
学科分类号
070802 ;
摘要
研究我国南海地区(北纬0°到25°,东经105°到120°)电离层F层临界频率月中值变化特点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月中值的技术.文章首先给出这个海区上空F2层临界频率月中值随太阳活动水平、地理纬度、季节和昼夜变化规律.结果指出电离层临界频率随纬度分布除出现驼峰现象外,在4和10月份还存在大范围的电离层气泡区域。在这个区域电离层密度出现中间稀周围高特点;电离层临界频率的分形分析得到其相关维为2.7。其次,我们选用5个因子作为网络输入,用电离层观测资料训练网络,建立了我国南海地区电离层模式。利用这个模式预测的电离层临界频率与实际测量的符合较好,可以满足应用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国际参考电离层用于中国地区时的修正计算方法 [J].
刘瑞源,权坤海,戴开良,罗发根,孙宪儒,李忠勤 .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04) :422-432
[2]   亚大地区F2电离层预测方法 [J].
孙宪儒 .
通信学报, 1987, (06) :37-45
[3]  
神经网络与神经计算机[M]. 科学出版社 , 庄镇泉等编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