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外痕量乙烷传感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2
作者
李春光 [1 ,2 ,3 ,4 ]
董磊 [2 ]
郑传涛 [3 ]
王一丁 [3 ]
林君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山西大学激光光谱研究所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4]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乙烷; 带间级联激光器; 波长调制光谱; 多反射气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212.3 [生物传感器、医学传感器];
学科分类号
080202 ;
摘要
根据乙烷气体分子在3.3μm处的基频吸收特性,使用中心波长为3.337μm室温连续带间级联激光器(ICL)和有效光程为54.6 m密集光斑多通气体吸收气室(600 mL)研制了基于波长调制光谱技术(WMS)的乙烷传感器。详细介绍了基于WMS和二次谐波(2f)探测技术的光谱吸收法气体检测原理,给出了目标乙烷气体吸收线的遴选细节。此项技术的使用减小了光功率漂移对系统的影响,使得系统最低检测下限(MDL)和稳定性能得到提升。结合原理框图,通过光学和电学两个模块分别详细介绍了乙烷传感系统设计方案,描述了自主研制的软、硬件单元和商用仪器的使用及其型号供他人参考,并给出传感器光学配置实物图。而且,为匹配激光波长调制与基于压力的吸收线宽,对气压和调制深度进行优化,研究了调制幅度对应2f信号峰值及调制幅度与调制深度的关系,最终确定最优气压和调制深度分别为100 Torr和0.074 cm-1,对应的调制信号幅度为~0.026 V。此外,基于优化后的气压和调制深度,使用136.8 nmol·mol-1乙烷标准气体进行了系统灵敏度估算。详细介绍了ICL扫描调制信号、锁相放大及数据采集单元的参数设置,并给出示波器记录的扫描调制信号及2f信号波形图片。通过对比DAQ采集的2f信号和背景噪声信号,估算系统最低检测下限为33 nmol·mol-1。最后,使用9个不同浓度乙烷标准气体(20~400 nmol·mol-1)分别进行~5 min系统标定测试,并列出了拟合曲线和拟合相关度等信息。而且,使用浓度为48 nmol·mol-1乙烷气体样品开展连续2 h系统稳定性测试并进行Allan-Werle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该系统工作稳定,积分时间为4 s时,乙烷气体检测灵敏度为~0.81 nmol·mol-1。通过增加系统积分时间至63 s,系统灵敏度可被提高至~0.36 nmol·mol-1。
引用
收藏
页码:959 / 9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和长光程气室的甲烷传感器[J]. 李春光,党敬民,李健,付丽,陈晨,王一丁.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05)
[2]  
Lewander M,Guan Z G,Persson L,et al. Appl.Phys.B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