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下东北春玉米根系特征及其干物质积累的差异比较

被引:12
作者
寇太记 [1 ,2 ]
郭金瑞 [3 ]
宋振伟 [1 ]
邓艾兴 [1 ]
任军 [3 ]
朱平 [3 ]
张卫建 [1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5]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6] 不详
关键词
玉米; 密植; 干物质积累; 根系形态; 生育时期;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3.01.017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供试品种,对45 000、67 500和90 000株/hm2种植密度下春玉米关键生育期0~60 cm土体根系的主要形态指标及其干物质积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密度提高,0~60 cm土体中玉米单株根系生物量积累下降,但群体根系总生物量呈上升趋势。3个密度下,从拔节期至乳熟阶段郑单958玉米根系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根长密度均随生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在抽雄吐丝期达最大值;先玉335根系的相应形态指标从拔节期至乳熟阶段呈下降趋势,在拔节期最大。抽雄吐丝期和乳熟期,两个品种的单株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随密度增加而下降,但群体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长密度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种植密度对玉米先玉335和郑单958生理特性、产量的影响 [J].
白志英 ;
李存东 ;
郑金风 ;
毕常锐 ;
唐光雷 .
华北农学报, 2010, (S1) :166-169
[2]   从分析郑单958和先玉335优缺点看吉林省玉米育种与种子生产方向 [J].
宋向东 ;
刘文国 .
吉林农业科学, 2009, 34 (04) :11-13+20
[3]   我国玉米高密度、超高密度栽培研究 [J].
曹冬梅 ;
丁明亚 ;
方继友 .
中国种业, 2008, (01) :17-19
[4]   栽培方式与作物群体结构对寒地春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J].
杨克军 ;
李明 ;
李振华 .
玉米科学, 2006, (05) :78-83
[5]   大垄双行种植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解析 [J].
武志海 ;
张治安 ;
陈展宇 ;
徐克章 .
玉米科学, 2005, (04) :62-65
[6]   玉米密植和营养改良之研究——Ⅰ.密度对玉米产量和营养的效应 [J].
张永科 ;
孙茂 ;
张雪君 ;
吴金平 ;
何仲阳 ;
马永平 ;
不详 .
玉米科学 , 2005, (03) :89-92
[7]   玉米不同密度的生理指标研究 [J].
刘武仁 ;
刘凤成 ;
冯艳春 ;
郑金玉 ;
罗洋 ;
邱贵春 ;
蔡洪岩 .
玉米科学, 2004, (S2) :82-83+87
[8]   不同施氮时期对玉米根系分布及其活性的影响 [J].
王启现 ;
王璞 ;
杨相勇 ;
翟志席 ;
王秀玲 ;
申丽霞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12) :1469-1475
[9]   春玉米根系生育特征与冠层关系的研究 [J].
侯琼 ;
沈建国 .
生态学报, 2001, (09) :1536-1541
[10]   土壤碳储量减少:中国农业之隐患──中美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比研究 [J].
李长生 .
第四纪研究, 2000, (04) :34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