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滇中粳稻区稻瘟病发病气象指标及预报模式的应用
被引:3
作者
:
高平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楚雄州气象台,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
高平治
施文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楚雄州气象台,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
施文武
徐福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楚雄州气象台,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
徐福海
机构
:
[1]
云南省楚雄州气象台,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
来源
:
云南农业科技
|
1992年
/ 01期
关键词
:
粳稻区;
滇中;
抗病能力;
植株;
稻瘟病;
稻瘟;
稻作病害;
水稻移栽;
预报模式;
发病指数;
气象条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多年来,地处滇中的楚雄地区各县(市)的水稻稻瘟病每年均有发生,发病严重时减产7~8成以上。1985、1986两年全地区水稻面积均接近110万亩,用于稻瘟病防治的农药费用分别高达80万元和130万元之多。据日本明日山秀文研究,稻瘟病病菌孢子的形成和菌丝发育温度以25~28℃最适宜。这一温度与我国籼稻区阴雨、寡日照相吻合。明日山秀文还指出,低温并不能使病菌的发育停止,低温,日照不足和多雨可以助长病菌的侵入。滇中粳稻区易发病看来与此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5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