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营养结构的初步分析

被引:13
作者
张青田
胡桂坤
倪蕊
胡洋
郭宠
机构
[1]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塘沽,天津塘沽,天津塘沽,天津塘沽,天津塘沽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潮间带; 大型底栖动物; 营养结构; 塘沽;
D O I
10.13984/j.cnki.cn37-1141.2005.03.011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介绍了塘沽潮间带大型底动物的营养结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物修复的一些问题。利用Brey等的经验公式计算得到该潮间带的次级生产力为42.02g/m2(去灰干重)。该潮间带主要包括了4个营养级,某些营养级生物种类较少,且生物量差异大,营养结构不合理。文章还对通过合理移植和抑制生物来调整营养结构而使之稳定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海洋细菌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 [J].
胡桂坤 ;
张青田 .
海洋信息, 2003, (04) :20-22+27
[2]   渤海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J].
于子山 ;
张志南 ;
韩洁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867-871
[3]   一个海洋食物链能流的初步研究 [J].
杨纪明 ;
周名江 ;
李军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5) :70-72
[4]   大米草对双齿围沙蚕生境中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 [J].
赵清良 ;
赵强 .
生态学杂志, 1997, (02) :29-31
[5]   微型生物食物环 [J].
宁修仁 .
东海海洋, 1997, (01) :67-69
[6]   大米草-双齿围沙蚕相关性初探 [J].
蒋福兴 ;
王维中 ;
黄耀生 ;
赵清良 ;
徐家铸 .
生态学报, 1992, (01) :84-88
[7]  
海洋无脊椎动物学.[M].杨德渐;孙世春主编;杨德渐[等]编著;.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8]  
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M].苏纪兰;唐启升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
[9]  
海洋生态学.[M].沈国英;施并章编著;.科学出版社.2002,
[10]  
生态恢复工程技术.[M].杨京平;卢剑波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