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被引:6
作者
苑书义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制度创新; 金融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当前我国的金融制度在金融组织、宏观调控、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等方面还存在制度缺陷,因此需要有创新的金融制度安排来推动我国金融制度的进一步变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型金融制度变迁方式在我国不大可能实现,而地方政府最有可能成为制度创新的主体,成为连接中央政府制度供给和微观主体制度需求的重要中介。因此,我国金融制度创新与变迁可行的路径是: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步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最终过渡到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一致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经济转型与融资制度变迁动力分析 [J].
曲迎波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5, (12) :14-16
[2]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J].
夏斌 ;
廖强 .
经济研究, 2001, (08) :33-43
[3]   中国的银行体系改革:一次新的长征 [J].
胡祖六 ;
郎平 .
国际经济评论, 2000, (Z4) :5-12
[4]   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 [J].
杨瑞龙 .
经济研究, 1998, (01) :5-12
[5]  
金融监管体制、效率与变革[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钱小安, 2006
[6]  
中国金融制度结构与制度创新[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张炜著, 2004
[7]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R.H.科斯(Coase,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