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9
作者
杨婉
李鹏
于书霞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优化配置; 模型法; 空间格局优化;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1.34.132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选择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为对象,分析了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和空间格局优化的关系。在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主要研究内容、实现方法和研究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认为研究方法的不完善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当前研究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主要方法是模型法,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模型和空间配置模型。已有研究中,数量结构优化模型包括线性规划模型、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等;空间配置模型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配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CA)和小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效应模型(CLUE-S)等,分析并探讨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缺陷。研究发现,土地利用空间配置方法的发展弱势和现有模型无法完成从数量优化到空间配置的完整过程是该研究领域当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随着对配置结果精度和可行性要求的提高,空间配置模型的发展完善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同时开发从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到空间格局配置的完整模型也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1143 / 211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基于线性规划法的轮台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J].
王月健 ;
丁武泉 ;
谢付杰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09) :4733-4734+4815
[2]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研究进展与展望 [J].
罗鼎 ;
月卿 ;
邵晓梅 ;
王静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5) :791-797
[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与展望 [J].
陈梅英 ;
郑荣宝 ;
王朝晖 .
热带地理, 2009, 29 (05) :466-471
[4]   “生态位”元胞自动机在土地可持续规划模型中的应用 [J].
刘小平 ;
黎夏 ;
彭晓鹃 .
生态学报, 2007, (06) :2391-2402
[5]   线性规划法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中的应用研究——以徐州市大吴镇采煤塌陷地为例 [J].
吴淑梅 ;
刘伟 ;
张娟 .
资源与产业, 2006, (04) :93-96
[6]   土地覆盖变化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J].
陈莹 ;
王国杰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484-487
[7]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述评 [J].
刘荣霞 ;
薛安 ;
韩鹏 ;
倪晋仁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655-662
[8]   基于SD-MOP整合模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 [J].
龚健 ;
刘耀林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5, (04) :322-325
[9]   大渡河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动态模拟分析 [J].
摆万奇 ;
张永民 ;
阎建忠 ;
张镱锂 .
地理研究, 2005, (02) :206-212+323
[10]   宁南黄土高原区生态农业建设中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J].
刘玉民 ;
刘亚敏 ;
苏印泉 ;
许畴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344-347+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