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冬青(IP)作为鼻咽癌放射治疗增敏剂的临床观察(Ⅰ)

被引:11
作者
吴少雄
张恩罴
吴沛宏
机构
[1]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广州,广州,广州
关键词
毛冬青; 放射增敏剂; 鼻咽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首次采用毛冬青(IP)对102例鼻咽癌患者进行临床对照试验,其目的是观察IP对鼻咽癌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结果表明,IP+放射组在治疗后2~3个月内鼻咽肿瘤肉眼和CT的全消率分别为100%和57.1%,均明显高于放射组(71.2%和29.5%);颈淋巴结消失时的平均放射剂量也明显低于放射组,增敏比达1.54;临床Ⅲ、Ⅳ期的全消率也以IP+放射组为高。说明IP能提高放射对鼻咽癌原发肿瘤及颈淋巴结的近期灭癌效应(尤其对中晚期者效果更好)。本文还显示使用IP联合放射是安全的,不但不会增加皮肤和胃肠道的放射反应,而且对口咽粘膜反应还有一定减轻作用。对IP的放射增敏机制也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鼻咽癌1882例放射治疗效果分析 [J].
黄义文 ;
罗荣喜 ;
寥遇平 ;
牟小德 ;
胡自省 .
中国放射肿瘤学, 1987, (03) :7-11
[2]   3,4-二羟基苯乙酮对家兔血小板磷酸二酯酶的影响 [J].
徐海新 ;
汪钟 ;
安岩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6, (S2) :159-162
[3]   毛冬青甲素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 [J].
刘法库 ;
杜金香 ;
孙颂三 ;
王科大 ;
蔺桂芬 .
北京第二医学院学报, 1984, (03) :217-219
[4]   凝血、纤溶、血小板系统与肿瘤转移 [J].
于俊阁 .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1984, (03) :137-140
[7]  
中药药理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周金黄,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