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人的关系认同

被引:11
作者
汪和建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自我认同; 关系认同; 一神教传统; 儒家价值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西方人追求自我认同,是由西方思想中的一神教传统及其引致的个人主义的认识论决定的。中国人追求关系认同,则是由儒家价值体系所造就的对世界的更为关系主义的认识所决定的。关系认同的特质——他人指向和关系操作——决定了其作用在于,引导人们根据所处情境的变化将不同的关系者纳入到其实现某种工具性目标的行动中来。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社会学.[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2] 心灵、自我与社会.[M].(美)乔治·赫伯特·米德(G.Mead)著;霍桂桓译;.华夏出版社.1999,
  • [3]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
  • [4]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美)戈夫曼著;黄爱华;冯 钢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 [5]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美)库利(Coodley;C.N.)著;包凡一;王源译;.华夏出版社.1989,
  • [6] 文化与自我.[M].(美)马塞勒等著;任 鹰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 [7] 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奥]弗洛伊德(Freud;S·) 著;林尘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