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型中的社会科学研究——兼议高度复杂性条件下的相似性思维

被引:2
作者
张康之 [1 ,2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认识论; 社会科学研究; 分析性思维; 相似性思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1 [社会科学概况、现状、进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类既已拥有的科学是在工业社会这个历史阶段中建立起来的,认识论哲学是科学的全部基础。也就是说,认识论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分析性思维,并决定了科学研究的目标追求和思维路向。近代以来的这个基于分析性思维的科学取得了辉煌业绩,甚至成了社会发展的杠杆和驱动器。然而,这一科学范式必须与研究环境以及研究对象的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认识。而且,即便是在这一条件下,在许多科学业绩中,也可以看到相似性思维于其中所作出的贡献。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随着社会呈现出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随着科学研究对象也具有了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基于分析性思维的科学正在走向自己的反面,不仅不再能够提供真知,反而会对实践形成误导。然而,这却是科学发展的转折点。只要我们实现了相似性思维对分析性思维的置换,就能够把科学研究推向新的征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4+141 +14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M].(美) 奈特 (Knight;F.H.) ; 著.华夏出版社.2011,
[2]  
政治社会学.[M].(法) 迪韦尔热; 著.东方出版社.2007,
[3]  
乌合之众.[M].(法) 勒庞;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M].[德]阿诺德·盖伦(ArnoldGehlen)著;何兆武;何冰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5]  
个体的社会.[M].(德)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Elias)著;翟三江;陆兴华译;.译林出版社.2003,
[6]  
词与物.[M].(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7]  
后形而上学思想.[M].(德)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