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中稻早熟高产配套技术定量研究

被引:3
作者
廖吉西
杜胜德
段翔
机构
[1] 四川省农科院
[2] 四川省达县地区农业局
[3] 四川省达县地区农业局 成都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稻; 成熟期; 产量; 数学模型;
D O I
10.16213/j.cnki.scjas.1993.01.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摸索进一步提高杂交中稻产量和年均温17℃左右的再生稻次适宜区蓄留再生稻的途径,本文以中稻早熟高产为出发点,应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窝株数、播种期、栽插期、施氮量等五项农艺措施对杂交中稻成熟期和产量的影响关系,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几项农艺措施的早熟与高产相统一的技术标准,优选了适应不同耕作制度条件下的栽培技术组合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地膜棉花优质高产综合农艺措施的产量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J].
范志杰 ;
聂安全 ;
王靖稳 ;
姚贞亮 ;
王秋叶 .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02) :57-66
[2]   杂交中稻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J].
任昌福 ;
张洪松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2) :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