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地风蚀坑分布区土地覆被景观变化

被引:8
作者
杜会石 [1 ]
哈斯 [1 ]
杨一 [1 ]
杨越 [1 ]
李双权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2]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风蚀坑; CA-Markov模型; 景观格局; 呼伦贝尔;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3.04.017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呼伦贝尔草地风蚀坑分布区1959、2002、2004、2009年4期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研究该区近50a土地覆被变化情况,揭示景观格局时空演化规律,模拟未来土地覆被变化情景。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土地覆被类型变幅较大,除草地面积减少外,其它类型面积总体都呈增加趋势。其中,裸露风蚀坑、流沙区面积呈先增后减趋势,与近5a加大人工固沙力度有关。斑块尺度上,风蚀坑景观数量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先增后减,分维数增加,风蚀坑结构变得复杂;景观尺度上,多样性和破碎度指数增加,蔓延度指数减少,草地遭到风蚀破坏。预测2012-2020年间,土地覆被格局继续保持目前发展态势,但发展速度减慢。若保持目前影响因素不变情况下,风蚀坑的发展将得到有效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GIS和景观生态学的西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研究——以宝鸡市中心城区为例 [J].
朱永超 ;
任志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 (04) :67-72
[2]   Landscape ecology: Coupling of pattern, process, and scale [J].
Fu Bojie ;
Liang Di ;
Lu Nan .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1, 21 (04) :385-391
[3]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形态发育模式分析 [J].
阎旭 ;
张德平 ;
夏显东 ;
哈斯 .
中国沙漠, 2009, 29 (02) :212-218
[4]   基于景观格局的区域沙漠化程度评价模型构建 [J].
康相武 ;
马欣 ;
吴绍洪 .
地理研究, 2007, (02) :297-304
[5]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研究(1)——形态、分类、研究意义 [J].
张德平 ;
王效科 ;
哈斯 ;
孙宏伟 ;
赵家明 ;
刘秀 ;
冯宗炜 .
中国沙漠, 2006, (06) :894-902+1052
[6]   景观生态学在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中应用的初步研究——以青海沙珠玉地区为例 [J].
李锋 ;
孙司衡 .
生态学报, 2001, (03) :481-485
[7]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徐建华[著], 2002
[8]  
地理元胞自动机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周成虎等著, 1999
[9]   Ecogeomorphic state variables and phase-space construction for quantifying the evolution of vegetated aeolian landscapes [J].
Baas, Andreas C. W. ;
Nield, Joanna M. .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2010, 35 (06) :717-731
[10]  
Foredunes and blowouts: initiation, geomorphology and dynamics[J] . Patrick Hesp.Geomorphology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