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能耗结构、能源贸易与碳减排任务

被引:6
作者
邢玉升 [1 ]
曹利战 [2 ]
机构
[1] 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
[2]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能耗结构; 能源贸易; 碳减排;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3.03.001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6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碳减排既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内涵之一,也是经济增长的约束性指标之一,本文从中国碳排放分解模型入手,找寻出持续抑制中国碳排放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即能耗结构。在分析了能源净进口与能耗结构变动的显著线性关系后,结合当前中国能源进口的世界格局及存在的潜在风险,得出中俄能源管道贸易在中国碳减排任务中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中俄天然气项目在进一步改善中国三种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潜在助推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俄经贸合作进入互利双赢时代 [J].
张红侠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12, (01) :53-59+96
[2]   我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脱钩和三层完全分解模型的实证研究 [J].
仲云云 ;
仲伟周 .
财经研究, 2012, 38 (02) :123-133
[3]   中国区域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 [J].
雷厉 ;
仲云云 ;
袁晓玲 .
当代经济科学, 2011, 33 (05) :59-65+126
[4]   我国人口态势与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J].
彭希哲 ;
朱勤 .
人口研究, 2010, 34 (01) :48-58
[5]   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战略调整 [J].
林伯强 ;
姚昕 ;
刘希颖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1) :58-71+222
[6]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41-55
[7]   论普京政府的经济目标与政策走向 [J].
赵传君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8, (06) :28-35+95
[8]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6)
[9]   Factorizing change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hrough decomposition [J].
Ang, BW ;
Zhang, FQ ;
Choi, KH .
ENERGY, 1998, 23 (06) :489-495
[10]  
霍尔木兹海峡世界石油海运的咽喉 .2 宋立炜,王斌. 中国青年报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