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8
作者
马欢欢 [1 ]
谢引引 [1 ]
王香力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贸与会展学院
关键词
京津冀; 旅游资源; 空间格局; 可达性; 影响因素;
D O I
10.13763/j.cnki.jhebnu.nse.2018.05.012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基于大量高质量旅游资源点位数据,利用最邻近距离、核密度估计、可达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14类共计1 538处高质量旅游资源单体的空间格局,揭示该区域旅游资源的集聚程度和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优化资源配置、明确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的旅游资源属"凝聚型"分布类型,具有"大分散、小聚集"的特征;京津冀区域的旅游资源目前已形成"f型"核密度分布结构,且核密度聚集区呈现出由行政驻地中心城区向外围城郊地区扩散的多中心等级圈层体系特征;旅游资源布局与交通线路关系密切,京津冀区域旅游资源整体可达性较好,85.7%的旅游资源均在1h可达性范围内;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均在3h城市圈以内,成为交通网络密集且旅游资源点分布呈现聚合性的区位;京津冀地区旅游资源点的空间布局受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分别成为其内在动力与外部推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44 / 4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西部山区城市山地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以六盘水市为例 [J].
刘安乐 ;
杨承玥 ;
明庆忠 .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 29 (06) :1-6
[2]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J].
赵慧莎 ;
王金莲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7, (07) :177-182
[3]   东北地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J].
王洪桥 ;
袁家冬 ;
孟祥君 .
地理科学, 2017, 37 (06) :895-903
[4]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景区供应链合作共赢模式研究 [J].
杨德进 ;
徐虹 .
河北学刊, 2017, 37 (03) :145-150
[5]   山东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J].
王新越 ;
候娟娟 .
地理科学, 2016, 36 (11) :1706-1714
[7]   长江旅游带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研究 [J].
刘俊 ;
李云云 ;
林楚 ;
王家庆 ;
乔治 ;
葛全胜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 (07) :1009-1015
[8]   浙江省优良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J].
蔡碧凡 ;
陶卓民 ;
葛佩佩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 (04) :99-106
[9]   我国石窟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樊昊 ;
杨晓霞 ;
白洋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2) :98-103
[10]   南京市水体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J].
丁蕾 ;
吴小根 ;
马劲松 ;
钟士恩 .
经济地理, 2015, 35 (12) :20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