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独山南部岩溶地下水系特征及水资源评价(英文)

被引:3
作者
李景阳
籍传茂
鄢贵权
刘康祥
梁风
机构
[1] 贵州工业大学资源工程系!贵阳
[2] 国土资源部科技高级咨询中心!北京
关键词
岩溶; 地下水系; 水资源评价; 贵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后岩溶地下水系是发育在云贵高原向广西过渡的高原斜坡地带上的一条典型地下水系,它的形成和发育与该区的水文、气象、地质和地貌条件及其演化历史密切相关,反映出岩溶区地表水、地下水复杂的转变和演化关系,并参与了岩溶地貌的造貌作用。高原剥夷面上岩溶地下水比较丰富并具浅埋藏的特点,表明它与高原面同时形成的关系。目前,由于排泄基准面向上游的溯源侵蚀作用,使这种浅埋藏正在遭受破坏。在由溶蚀孔隙、裂隙、管道和溶洞组成的不均匀含水介质系统中,由枝状地下水系联结起来构成了具有良好水力联系的、有统一补给—径流—排泄的地下水系统,其主流和主要支流则发育成具有良好导水能力的快速排泄的地下河。本区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水源主要是地下水。本文根据流量动态法以及水资源规划模型求出的降雨有效入渗系数( Ie),再根据独山地区 30 多年的降雨量观测资料,二者相乘,便可以计算出不同降雨频率(保证率)年的天然水资源补给量。显然这种资源量计算只是理论上的,因为可以开采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本文又计算了地下水系的动储量及调节储量。地下水系出口的总径流量以及利用衰减曲线求出的衰减期地下水系排泄量( V T= 3202.738×104 m 3 ),可视为动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9
页数:1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