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储蓄率是超额货币供给的原因吗?——基于1992~2007年国家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被引:16
作者
董青马
胡正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关键词
储蓄率; 超额货币; M2/GD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 [中国货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索洛模型基本假定下,推导了储蓄率与产出及货币供给三者之间动态关系,并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22007年资金流量表为基础,分别检验了中国国民储蓄率、居民储蓄率、政府储蓄率与超额货币供给的Granger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居民储蓄率对M2/GDP具有显著影响,政府储蓄率则影响不显著,说明我国国民储蓄率对超额货币影响主要归功于居民储蓄率变动。其原因可能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居民储蓄占总储蓄的比重较大;二是政府储蓄资本转化率较高,居民储蓄资本转化率较低。本文政策涵义在于:要化解因超额货币大量积累而产生的经济、金融系统性风险,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通过财政税收制度改革,"还富于民",加大政府转移支付,使得可支配收入分配向居民部门倾斜;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完善,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支出;大力发展金融市场,提供多元化的投资工具,降低居民储蓄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1]   中国转型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和货币控制 [J].
谢平 .
天津金融月刊, 1994, (09) :29-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