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区玛多县草地覆被变化分析

被引:10
作者
张帅 [1 ]
邵全琴 [2 ]
刘纪远 [2 ]
徐新良 [2 ]
机构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草地覆被变化; 海拔; 坡度; 坡向; GIS; 黄河源区; 玛多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草地是黄河源区最主要的覆被类型,采用黄河源区玛多县1977年、1990年和2003年3期夏季时相的MSS/TM遥感影像,通过人机交互式目视解译方法,首次采用草地覆被变化分类系统,提取了玛多县1977年2003年间草地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玛多县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草地覆被时空变化特征,以及草地覆被变化与高程、坡度和坡向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①玛多县的草地退化格局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基本形成,之后退化过程一直持续发生,1990年2003年间退化程度略有加强;②草地覆被变化以轻度和中度退化为主,主要类型为破碎化和覆盖度下降,这2种类型对应的草地面积比重为27.62%;③草地覆被变化主要发生在海拔4 200m4 700m的范围;④草地覆被变化主要发生在坡度0°15°范围内,在此以上的坡度发生的变化较少,坡度在5°以下时,各种草地覆被变化类型的发生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坡度大于12°时,变化的发生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少;⑤随着坡向的变化,草地覆被的变化的发生没有太大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547 / 15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近30年来青海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特征
    刘纪远
    徐新良
    邵全琴
    [J]. 地理学报, 2008, (04) : 364 - 376
  • [2] 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空间特征
    张镱锂
    刘林山
    摆万奇
    沈振西
    阎建忠
    丁明军
    李双成
    郑度
    [J]. 地理学报, 2006, (01) : 3 - 14
  • [3] 黄河上游玛多县生态环境变化遥感监测及成因分析
    董立新
    王文科
    孔金玲
    石昊楠
    郭振华
    麦柳妍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4) : 68 - 72
  • [4] 黄河源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
    潘竟虎
    刘菊玲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1) : 29 - 32
  • [5] 基于遥感与GIS的江河源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潘竟虎
    刘菊玲
    王建
    [J]. 干旱区地理, 2004, (03) : 419 - 425
  • [6] 黄河源区土地沙漠化的动态变化及成因分析——以玛多县为例
    封建民
    王涛
    齐善忠
    谢昌卫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3) : 141 - 145
  • [7] 近15年来长江黄河源区的土地覆被变化
    王根绪
    丁永建
    王建
    刘时银
    [J]. 地理学报, 2004, (02) : 163 - 173
  • [8] “三江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董锁成
    周长进
    王海英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 713 - 720
  • [9] 黄河源区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
    王根绪
    郭晓寅
    程国栋
    [J]. 生态学报, 2002, (10) : 1587 - 1598
  • [10]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研究进展
    郑度
    李炳元
    [J]. 地理科学, 1999, (04) : 295 -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