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氮后移对寒地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张慧
彭显龙
刘元英
郁燕
陈丽楠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前氮后移; 群体质量; 产量;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1.02.029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设置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肥时期的小区试验,研究前氮后移对寒地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FP)相比,在105 kghm-2氮量下,前氮后移处理(INM)分蘖成穗率、抽穗期粒叶比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总量分别提高了5.6%、5.9%和21.1%;在135 kghm-2氮量下,这些指标分别提高了5.2%、13.1%和26.9%,干物质积累增加都达到了5%的显著水平;抽穗期单茎茎鞘重和抽穗后叶面积指数也有增加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抽穗期单茎茎鞘重、抽穗后20 d的叶粒比、以及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前氮后移在抽穗期具有适宜的叶面积,延缓了抽穗后叶片的衰老,改善了水稻群体质量,增加了抽穗后干物质积累,使水稻产量提高12.3%。
引用
收藏
页码:402 / 406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