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河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燧石中的激化石,前人曾有过报道。但是,所报道的激化石组合与已知峡区的其他震旦系剖面陡山沱期微化石明显不同。具刺疑源类以MicrhystridiumtlancedetumL.Yin为主(样品号:Hm80—14—2,Yinborning,1985)。1992年作者等重新研究了庙河震旦系沿江剖面,系统采集了燧石样品。结果,并未在陡山沱组发现上述微化石组合,而在寒武系底界附近的燧石夹层中,发现了与其相同的微化石群,因而,对上述微化石组合出现的层位提出质疑。最近,作者再次对庙河地区陡山沱组燧石结核系统采样进行研究,首次在本区陡山沱组燧石结核中发现了与其他地区陡山沱组类似的微化石组合(包括具刺疑源类Tianzhushaniaspinosa(L.YinetLi)L.Yin,?Cymatiosphaeroidessp,未定名formA及其他陡山沱期常见的球形和丝状藻类)。真正陡山沱期微化石群在庙河地区的发现,进一步证明前人所报道的,以MicrhystridiumlanceolatumL.Yin为主的刺球类组合并非陡山沱期所有,而为早寒武世早期(梅树村阶)。纠正了前人资料出现的化石层位错误和对生物组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