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形成方式及成种理论述评

被引:10
作者
同号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关键词
成种方式,繁殖速率,物种更替,述评;
D O I
10.19800/j.cnki.aps.1997.03.010
中图分类号
Q941.3 [];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物种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最根本问题,但谁也没有亲历过自然界物种的形成过程。因此,才会出现数十种不同的成种假说或模式。生物界是极其多样的,物种的形成方式也必然是多样的;过去那种将不同观点对立或进行简单取舍的做法是不对的。事实上,不同观点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关成种作用的遗传学实验已进行了近半个世纪,但对自然界中物种的形成问题尚未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过去一味地从地理隔离方面来研究成种问题,难免有其局限性;而真正与成种作用关系密切的是繁殖率(或出生率),繁殖率越高,生物间遗传物质的交换和重组的机会就越多,产生变异的机会也就越多,这样就越容易产生新物种。关于物种形成中的中间环节(过渡类型)的问题已争论了近一个世纪,实际上,这是一个由渐变成种论所带来的问题(渐变成种与中间环节的问题);在突变成种中,不需要过渡类型,新旧物种的更替是通过突变 共存方式完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32
页数:1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