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的形成和发展述论

被引:27
作者
陈育宁
机构
[1]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秦汉时期; 经济; 沙化面积; 述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内蒙鄂尔多斯地区在三、四万年前曾经草木茂盛、野兽繁衍,适于人类生存,而今,沙漠面积却达40%。本文考察了该区沙漠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认为,在这里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下,自秦汉以来的过度农垦是引起沙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作者特别强调,建国后的三十多年来,这里沙漠化的速度十分惊人,人为因素导致的沙化面积相当于二千多年来沙化面积的总和。而造成沙化的主要人为因素依然是滥垦,由此,作者认为,当我们制定经济方针时,必须有环境保护的思想,并且必须使过去的经验决策变为科学决策。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8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历代人口数变化初探 [J].
史实 .
人口研究, 1985, (03) :55-62
[3]   内蒙古草原所有制问题面面观 [J].
张正明 .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 (04) :23-46
[4]   关于“伊盟事变” [J].
黄时鉴 ;
张思成 .
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1962, (02) :15-27
[5]   中国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 [J].
裴文中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0, (01) :9-21
[6]  
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文焕然著, 1959
[7]  
伊克昭盟"三.二六"事变. 任秉钧. 《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二辑 .
[8]  
历史上毛乌素沙地的变迁问题. 赵永复. 历史地理 .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