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被引:8
作者
全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协作组
万安民
吴立人
机构
[1]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邮编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生理小种; 病害流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1998年小麦条锈病在全国属于轻度发生,局部地区中度到中度偏重流行。对采自全国930个标样的监测发现,与其他生理小种和致病类型相比,条中31、29和30号小种、Hybrid46类型3及水源11致病类群中13、11和3等致病类型有较高的出现频率,且大部份分布在甘肃和四川等地区。1998年对Yr9、Yr3b+4b和Yrsu有毒力的频率分别为453%、301%和801%。根据监测结果,抗条锈育种应以条中31号、29号、Hybrid46类型3为主要对象,兼顾水源11致病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专化研究 [J].
汪可宁 ;
洪锡午 ;
司权民 ;
王剑雄 ;
沈谨朴 .
植物保护学报, 1963, (01) :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