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逆境下杨树光合作用的气孔与非气孔调控

被引:4
作者
陈少良
王沙生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物学实验中心暨林业部树木花卉育种生物工程实验室,以色列耶路沙冷希布伦大学农业生物技术中心,德国哥廷根大学森林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水分胁迫,气孔因素,非气孔因素,光合作用,叶绿素a荧光诱导曲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43 [树木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杨树无性系:I-214(Populuseuramericanacv.I-214〕,健杨(P.euramericanaGuinircv.Robusta),中东杨(P.berolinensis)和群众杨(P.Popularis35-44)一年生盆栽插条苗进行干旱处理,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四种苗木光合作用和叶绿素a荧光的影响.结果发现,苗木受旱后可变荧光提高20-50%,而恒定荧光未受水分胁迫的影响。鉴于光抑制是以可变荧光的降低为特征,因此得出光系统II光反应中心未受伤害的结论。对土壤干旱敏感的I-214和健杨受旱后净光合作用(Pn)剧烈下降,主要是由于非气孔因素的影响:即RUBP羧化酶(Rubisco)的活性降低.耐旱性强的群众杨和中东杨,Pn下降的幅度较小,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都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子。通过干旱或ABA处理的叶片叶温升高,抑制了Rubisco的活性,也使叶绿素a荧光诱导曲线上的M峰消失,从而证实了M峰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7+68 / 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