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味中药对前列腺主要致病菌抑制作用的观察

被引:19
作者
殷网虎
机构
[1] 江苏省镇江市中医院镇江
关键词
药物敏感试验; 慢性前列腺炎; 土茯苓; 川楝子; 败酱草;
D O I
10.13638/j.issn.1671-4040.2003.02.056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土茯苓、川楝子、败酱草3味中药对前列腺主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以水提法制备3味中药原液,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各中药对8种90株前列腺主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对于川楝子,大肠埃希氏菌(20/21)、金黄色葡萄球菌(24/27)的MIC≤3.13mg/mL,淋病奈瑟氏菌(2/2)的MIC≤0.39mg/mL,其他菌株多大于25.00mg/mL;对于土茯苓,大肠埃希氏菌(18/21)、表皮葡萄球菌(17/22)的MIC≤3.13mg/mL,肺炎克雷伯氏菌(4/5)、淋病奈瑟氏菌(2/2)的MIC≤0.78mg/mL,其他菌株多大于25.00mg/mL;对于败酱草,金黄色葡萄球菌(13/27)、表皮葡萄球菌(18/22)的MIC≤3.13mg/mL,普通变形杆菌(2/2)、淋病奈瑟氏菌(2/2)的MIC≤0.78mg/mL,其他菌株多大于12.50mg/mL。结论:川楝子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土茯苓对大肠埃希氏菌、表皮葡萄球菌,败酱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男性生殖病理学.[M].吴明章等主编;.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2]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叶应妩;王毓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3]  
中药鉴定学.[M].李家实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   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J].
刘峙 ;
邢华娜 .
山东医药, 2000, (21) :61-62
[5]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细菌学分析附视频 [J].
朱义朗 ;
唐振华 ;
李世东 ;
孙守攀 .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0, (02) :149-149
[6]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148例分析 [J].
凌宏忠 ;
曹光玲 .
实用医学杂志, 1999, (10) :793-794
[7]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治疗作用机理 [J].
蒋毅 ;
王久源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 (06) :41-42
[8]   中药前列腺汤对实验性前列腺炎病理模型的影响 [J].
张亚强 ;
刘猷枋 ;
于灵惠 ;
何群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1, (08) :480-48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