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四会古森林地下生态系统14C地层年代学研究

被引:5
作者
丁平 [1 ]
沈承德 [1 ]
易维熙 [1 ]
刘克新 [2 ]
丁杏芳 [2 ]
付东坡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北京大学重粒子物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四会; 地下森林; 细根; 古木; 14C地层年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运用AMS-14C定年技术,研究了被埋藏水松古木的发育和死亡时间以及土壤剖面中总有机碳的14C表观年龄和细根的14C年龄。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水松古木开始发育和死亡的时间大致为4~3kaB·P.。根据土壤有机碳14C的表观年龄,该土壤剖面的14C年代地层可以分为3层,分别为:1)表层,2634±32~3305±29aB·P.;2)腐殖层,3305±29~3813±31aB·P.;3)基底,3813±31~4544±33aB·P.。基底、腐殖土层和表层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55mm/a,4·33mm/a和0·26mm/a。细根的14C年龄变化范围为2290±29~3542±28aB·P.,较同层位的土壤有机碳的年龄年轻。腐殖层土壤中有机碳含量高达33%~46%,大多数有机碳仍处于未分解状态。该地区自4~3kaB·P.以来,环境演化可能经历了由陆到沼泽再到被水淹没最后又变成陆地的过程,植被从以水松为优势种的森林群落演化成当前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群落,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地质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是这种环境演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492 / 4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华南沿海热带-亚热带地区全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J].
郑卓 ;
邓韫 ;
张华 ;
余荣春 ;
陈炽新 .
第四纪研究, 2004, (04) :387-393
[2]   水松地理分布及其濒危原因 [J].
李发根 ;
夏念和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4, (01) :13-20
[3]   海南岛双池玛珥湖全新世高分辨率环境纪录 [J].
郑卓 ;
王建华 ;
王斌 ;
刘春莲 ;
邹和平 ;
张华 ;
邓韫 ;
白雁 .
科学通报, 2003, (03) :282-286
[4]   中国热带全新世冷波动事件 [J].
张伟强 ;
黄镇国 ;
江璐明 .
热带地理, 2002, (04) :375-381
[5]   广东全新世埋藏树木研究 [J].
李平日 ;
崔海亭 ;
谭惠忠 ;
戴君虎 ;
沈承德 ;
孙彦敏 .
热带地理, 2001, (03) :195-197
[6]   森林细根生产和周转研究 [J].
张小全 ;
吴可红 .
林业科学, 2001, (03) :126-138
[7]   鼎湖山森林土壤14C表观年龄及δ13C分布特征 [J].
沈承德 ;
易惟熙 ;
孙彦敏 ;
邢长平 ;
杨英 ;
彭少麟 ;
李志安 .
第四纪研究, 2000, (04) :335-344
[8]   珠江三角洲五百年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 [J].
李平日 ;
曾昭璇 .
第四纪研究, 1998, (01) :65-70
[9]   珠江三角洲新石器考古文化与古地理环境 [J].
黄光庆 .
地理学报, 1996, (06) :508-517
[10]   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特征 [J].
蓝先洪 .
沉积学报, 1996, (02) :15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