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尸生性蝇类研究及其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21
作者
杨玉璞
任嘉诚
刘力
李彦文
阎荣
汪兴鉴
张学忠
机构
[1] 北京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法医昆虫学; 尸生性蝇类; 区系演替; 发育速率;
D O I
10.13618/j.issn.1001-5728.1998.03.010
中图分类号
D919 [法医学];
学科分类号
0838 ; 1001 ; 1012 ;
摘要
为提供法医学尸体死亡时间鉴定的准确性,对北京地区人尸上蝇类区系进行了系统调查(1994~1996)。发现本地区共有双翅目尸生性蝇类3科、12属、14种。其中常见种有红头丽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肥须亚麻蝇、急钓亚麻蝇、棕尾别麻蝇和家蝇7种。对其常见种的幼虫进行不同温度和湿度下培养,观察常见环境因素,如日历期、风雨天气等因素对其生长发育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蝇类幼虫在其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速率加快,历期缩短;在同一温度和同一饲养条件下,发育速率因种而异;平均温度在28℃左右时,蝇类幼虫发育最快,尤其是1~2龄幼虫,时间为1天左右,且较稳定。这些数据对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具有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法医昆虫学的历史、现状及今后展望 [J].
胡萃 ;
马玉堃 .
昆虫知识, 1995, (03) :184-186+183
[2]   上海地区常见蝇类的滋生习性 [J].
范滋德 ;
席德基 .
昆虫学报, 1959, (04) :342-365+396
[3]  
中国常见蝇类检索表[M]. 科学出版社 , 范滋德编著, 1965
[4]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fauna of putrefaction and its potential value in establishing time of death .2 Bequaert J. New Engl.J Med . 1942
[5]  
ENT[P]. ROTHFUSS ROBERT G.澳大利亚专利:AU542542B2,198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