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生成与价值演替——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启蒙研究

被引:1
作者
张锐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关键词
启蒙; 现代化; 文化转型;
D O I
10.14081/j.cnki.cn13-1396/g4.2014.04.008
中图分类号
B2 [中国哲学];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围绕中国启蒙思想的递嬗轨迹,从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启蒙孕育期,到维新派学习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启蒙正式奠基时期,然后又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思想文化观念上学习西方达到启蒙高潮,将启蒙思想提升为价值的层面。启蒙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经历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并最终转向革命的启蒙。深入分析启蒙在中国的特殊内涵,以此重新审视启蒙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现实意义,凸显中国启蒙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M].何干之;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2]  
中西文化与自我.[M].张世英; 著.人民出版社.2011,
[3]  
观念史研究.[M].金观涛; 著.法律出版社.2010,
[4]  
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M].张灏; 著.新星出版社.2010,
[5]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李泽厚著;.东方出版社.1987,
[6]   五四新文化运动主题浅议 [J].
闫润鱼 .
中共党史研究, 2009, (06) :4-6
[7]   五四以后中国启蒙运动的历史走向 [J].
左玉河 .
理论视野, 2009, (04) :54-57
[8]   继承五四,超越五四——新批判主义宣言 [J].
邓晓芒 .
科学·经济·社会, 1999, (04) :12-22
[9]   五四启蒙的困境:在历史与价值之间 [J].
高力克 .
浙江学刊, 1999, (02)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