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萌发一天的大豆种子中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不能分离出线粒体,种子萌发两天后,线粒体才开始出现,然后迅速增长。电镜和线粒体标记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分析,也证明萌发一天的种子细胞中既不能见到线粒体的结构,也检测不出线粒体酶的活性。种子萌发第2天到第6天线粒体量成百倍地增加,但很少见到线粒体的分裂相,似乎说明线粒体主要不是依靠分裂增殖的。线粒体本身也有一个发育过程,萌发第2天的种子中线粒体结构简单,只有网状膜系统和较大的基质区,萌发第3~4天就开始出现嵴膜,基质区缩小,至第5~6天嵴膜密集,基质区更小,线粒体的出现似乎和氧供应有关,因为线粒体是在种皮破裂的同时出现的。高等植物线粒体在个体发育中似乎并非连续存在,主要也不是以自我分裂方式繁殖,因此推测原质体作为未分化的细胞器既是叶绿体的前体,也是线粒体的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