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的产权收益实现方式与利益输送转向——兼论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

被引:23
作者
刘浩
李增泉
孙铮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关键词
控股股东; 利益输送; 产权转让; 股权分置;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0.04.010
中图分类号
F271 [企业体制]; F832.5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输送可能是双向的:"掏空"或者"援助"。文章回顾并发展了西方的文献,对这种利益输送的双向性及其转换进行了模型化表述。文章认为:当控股股东难以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其产权收益的时候,除了现金股利分红,掏空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当控股股东可以低成本进行股权转让时,控股股东就需要在股权转让收益与掏空收益之间进行抉择,甚至援助上市公司以提高股权转让价格。文章的结论对于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具有正向意义:放松对控股股东产权收益实现方式的管制(或者降低其交易费用),将会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会计盈余信息选拔的不可能定理及其理论深化 [J].
刘浩 ;
孙铮 .
管理科学学报, 2009, (02) :88-97
[2]   全流通纠正终极控制者利益取向的有效性——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证据 [J].
廖理 ;
张学勇 .
经济研究, 2008, (08) :77-89
[3]   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李增泉 ;
余谦 ;
王晓坤 .
经济研究, 2005, (01) :95-105
[4]   机会主义资产重组与刚性管制 [J].
陈信元 ;
叶鹏飞 ;
陈冬华 .
经济研究, 2003, (05) :13-22+91
[5]   Propping and tunneling [J].
Friedman, E ;
Johnson, S ;
Mitton, T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3, 31 (04) :732-750
[6]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valuation [J].
La Porta, R ;
Lopez-De-Silanes, F ;
Shleifer, A ;
Vishny, R .
JOURNAL OF FINANCE, 2002, 57 (03) :1147-1170
[7]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J] . Simon Johnson,Peter Boone,Alasdair Breach,Eric Friedma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0 (1)
[8]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 . R. H. Coase.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