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景观空间格局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24
作者
张华
丁亮
苗苗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景观空间格局; 景观特征指数; 生态环境效应; 科尔沁沙地;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7.02.048
中图分类号
Q149 [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2000年的土地利用图形数据,选用生态意义较明确的景观特征指数,从区域和旗县2个尺度定量分析了科尔沁沙地的景观空间格局,并揭示了景观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草地景观是科尔沁沙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强的基质景观,其面积比例为47.6%,斑块个数比例为29.8%,平均斑块面积高达3.25 km2/个,斑块分离度仅为0.40;耕地和林地景观的面积比例也较大,分别为26.3%和10.2%,流动沙地和盐碱地的面积比例较小,分别为5.8%和3.1%。(2)位于西辽河下游干流或支流沿岸冲积平原上的旗、县,其区域景观格局基本呈现出耕地与草地、流动沙地景观类型镶嵌分布的特征。(3)相关分析发现,研究区景观斑块类型的平均斑块面积大小与生态环境指数间呈显著正相关,而景观破碎化指数与生态环境指数间呈显著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92 / 1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陕北榆林市为例 [J].
杨述河 ;
闫海利 ;
郭丽英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6) :49-55
[2]   科尔沁沙地景观斑块结构对沙漠化过程影响分析 [J].
常学礼 ;
鲁春霞 ;
高玉葆 ;
曹艳英 .
生态学报, 2004, (06) :1237-1242
[3]   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 [J].
包慧娟 ;
姚云峰 ;
张学林 ;
李振山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3, (02) :83-88
[4]   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区景观持续性研究 [J].
常学礼 ;
鲁春霞 ;
高玉葆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1) :67-74
[5]   景观空间分析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J].
陈文波 ;
肖笃宁 ;
李秀珍 .
生态学报, 2002, (07) :1135-1142
[6]   黑河流域景观结构分析 [J].
卢玲 ;
李新 ;
程国栋 ;
肖洪浪 .
生态学报, 2001, (08) :1217-1224+1393
[7]   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J].
常学礼 ;
邬建国 .
生态学报, 1998, (03) :3-5
[8]   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 [J].
肖笃宁 ;
李秀珍 .
地理科学, 1997, (04) :69-77
[9]   试论科尔沁沙地的形成与演变 [J].
裘善文 .
地理科学, 1989, (04) :317-32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