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南部白垩系冲堆组的一些放射虫化石

被引:14
作者
李红生
吴浩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图版; 六边形; 球形; 皮壳; 塞诺曼期; 白垩系; 登记号; 西藏南部; 阿尔必期; 放射虫; 化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本文描述的放射虫化石,产于藏南日喀则东南冲堆村冲堆组(吴浩若,1983)下部的灰岩夹层中。经鉴定有25属38种,其中10个新种,2个未定种。 在已知的属种中,除地质历程较长或层位尚不确切者外,有12个种曾发现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白垩纪系地层中(Pessagno,1977b)。其中Vitorfus campbelli Pessagno,V.sp.C Pessagno和Ultrarapora durhami Pessagno的时代为阿尔必期;U.praespinifera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6+119 +119-12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西藏南部白垩纪深海沉积地层——冲堆组及其地质意义 [J].
吴浩若 .
地质科学, 1984, (01) :26-33
[2]   藏南宗卓组滑塌堆积中的放射虫化石 [J].
吴浩若 ;
李红生 .
古生物学报, 1982, (01) :64-7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