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型引物RT-PCR法在杯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8
作者
孙亚萍 [1 ]
Hiroshi Ushijima [2 ]
谢华萍 [1 ]
王慧 [1 ]
杜曾庆 [3 ]
金玉 [4 ]
何爱华 [5 ]
唐景裕 [6 ]
姬振周 [7 ]
方肇寅 [1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
[2] 东京大学医学院
[3] 昆明市儿童医院
[4]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5] 福建省疾控中心
[6] 卢龙市防疫站
[7] 郑州市儿童医院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扎如病毒;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应用分型引物RT-PCR法确定五个地区病毒性腹泻粪便标本中杯状病毒流行型别及感染情况。方法:对五个地区收集的<5岁病毒性腹泻粪便标本应用针对病毒壳体区域设计的四对引物(GI-SKF/GI-SKR、COG2F/G2-SKR、SLV5317/SLV5749、PreCAP1/82b)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诺如病毒GI和GII组、扎如、星状病毒(Astrovirus),扩增产物通过1·5%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选取部分阳性标本测序研究型别流行特点。结果:本实验从663例标本中共检出单独感染诺如病毒、扎如病毒和星状病毒阳性标本数分别为84、4、11株,同时还发现3株混合感染标本。选取24株诺如病毒阳性标本测序分析发现19株为GII/4型,2株为GII/3型,1株为GII/1型,1株为GII/13型,1株为GII/15型,4株扎如病毒中2株为SGI/1型,1株为SGII/3型,1株为SGII/1型。结论:研究表明杯状病毒是我国婴幼儿腹泻重要病原体,诺如病毒流行株为GII/4型毒株,同时存在其它型别的散在流行;福建、兰州检测到不同型别扎如病毒证明我国存在多种型别的扎如病毒感染。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广州地区扎幌样病毒的检出及基因型分析 [J].
刘翼 ;
戴迎春 ;
李建栋 ;
詹惠春 ;
陈清 ;
俞守义 ;
聂军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4, (10) :1147-1149+1152
[2]   两株诺瓦克样病毒新亚型的鉴定 [J].
戴迎春 ;
聂军 ;
刘翼 ;
李志峰 ;
白杨 ;
李建栋 ;
俞守义 ;
江熙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4, (09) :1016-1018+1022
[3]   一起家庭聚集性诺瓦克样病毒感染的调查 [J].
戴迎春 ;
聂军 ;
刘翼 ;
李志峰 ;
李建栋 ;
俞守义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4, (17) :1548-1550
[4]   长春市儿童医院1998~2001年婴幼儿杯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研究 [J].
谢华萍 ;
方肇寅 ;
王光 ;
孙利炜 ;
吕红霞 ;
Zhong WM ;
Tai JH ;
林思恩 ;
童志礼 ;
章青 ;
Glass RI ;
Jiang X .
病毒学报, 2002, (04) :332-336
[5]   北京地区婴幼儿人类杯状病毒感染状况及型别分析 [J].
陈冬梅 ;
张又 ;
钱渊 ;
杨松 .
中华儿科杂志, 2002, (07) :17-20
[6]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人类杯状病毒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 [J].
吕红霞 .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2, (02) :36-40
[7]  
Detection of norovirus (GI, GII), Sapovirus and astrovirus in fecal samples using reverse transcription single-round multiplex PCR[J] . Hainian Yan,Fumihiro Yagyu,Shoko Okitsu,Osamu Nishio,Hiroshi Ushijima.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