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毒理学浅介

被引:16
作者
曹承敬
刘世杰
林克椿
张铣
机构
[1] 北京医学院卫生系
[2] 北京医学院生物物理教研室
关键词
通透性; 生物膜; 毒物; 巨噬细胞; 吞噬细胞; 细胞膜流动性; 生物电位; 膜电位; 脂质过氧化; 膜结合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研究毒物对生物膜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毒物被机体吸收后,细胞是接触有毒物质的第一步,其中许多毒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胞膜或细胞器膜,而且细胞内的一些毒性效应反过来对膜的结构和功能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毒物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是从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明中毒机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也可以为探索有效的药物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早在1924年Aub等人就报告,铅与红细胞结合引起膜脆性改变。1933年又有人报告,银、钯、汞可以使鱼的红细胞溶血。1959年Rothstein就外源性化合物的毒性第一次提出膜损伤的概念,但作为膜毒理学的系统研究工作还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特别是七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膜学与环境科学 [J].
任恕 .
环境科学, 1980, (05) :67-71
[2]   从11届国际生物化学会议看生物膜研究的某些进展 [J].
杨福愉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79, (06) :1-5
[3]  
生物膜结构[M]. 科学出版社[美]D·勃兰顿,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