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大豆缺素病诊断研究
被引:10
作者
:
吴明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吴明才
机构
:
[1]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来源
:
湖北农业科学
|
1990年
/ 07期
关键词
:
大豆;
单株产量;
缺乏病;
长江中下游;
水培;
农业化学研究法;
植物生理性病;
缺素症;
黄淮地区;
D O I
: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1990.07.005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我国大豆分布广,生态环境复杂,一般不施肥,加之复种指数高,缺乏合理轮作,黄淮、长江中下游产区易产生大豆缺素病。1982年以前,国外已对大豆氮、钾、钙、镁、锰、铁、锌等缺乏病进行过不少研究,解放以来,我国已编译研究了大豆部分营养元素缺乏病,但上述对大豆缺素症状的描述,彼此颇不一致,对大豆缺素罹病生理及黄淮、长江中下游大豆矿质营养概貌均未调查研究。因此,研究黄淮及长江中下游产区大豆缺素病症状诊断指标、缺素地域分布,为准确、迅速地对大豆缺素病科学诊治,具有应用与理论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