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生产、价值转移与积累过程:中国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19
作者
冯志轩 [1 ,2 ]
李帮喜 [3 ]
龙治铭 [4 ]
张晨 [5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3]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
[4]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5]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价值生产; 价值转移; 资本积累; 不平衡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1204 ; 120401 ;
摘要
本文旨在利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理解中国近年来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过程。文章总结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有关地区不平衡发展的两类理论:生产的框架和交换的框架,并利用劳动价值论和资本循环理论将二者统一在一起,说明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可以通过价值生产、价值实现和资本积累三个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来加以说明。这一框架既能够在静态上解释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也能够在动态上解释地区间发展差距先升后降的趋势。经验研究发现,中国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主要来源于价值生产能力的差距。并且在本文分析期间内,由于市场逻辑和政府行为的共同塑造,中国存在偏向落后地区的积累过程。这使得减小地区差异的效应在2007年前后超过了地区间的"极化效应",缩小了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1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发展与平衡的新时代——新中国70年的空间政治经济学 [J].
陆铭 ;
李鹏飞 ;
钟辉勇 .
管理世界, 2019, 35 (10) :11-23+63+219
[2]   区域差异与结构变迁:中国1978~2016 [J].
汪晨 ;
万广华 ;
张勋 .
管理世界, 2019, 35 (06) :11-26+194
[3]   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地区行业交叉特征与差异分解 [J].
黄秀路 ;
葛鹏飞 ;
武宵旭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 35 (09) :60-77
[4]   不平等交换的历史动态:一个经验研究 [J].
冯志轩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6, 7 (02) :60-82
[5]   重塑中国经济地理:从1.0版到4.0版 [J].
胡鞍钢 ;
周绍杰 ;
鲁钰锋 ;
地力夏提吾布力 .
经济地理, 2015, 35 (12) :1-10
[6]   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 [J].
冯长春 ;
曾赞荣 ;
崔娜娜 .
地理研究, 2015, 34 (02) :234-246
[7]   Marx's Labor Theory of Valu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ructural Problems in China's Economy [J].
BANGXI LI .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 2014, (02) :139-150
[8]   技术落后、过度剥削与经济失衡 [J].
张晨 ;
冯志轩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 (09) :88-97
[9]   “双顺差”、能力缺口与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和微观视野 [J].
路风 ;
余永定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6) :91-114+207
[10]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 [J].
潘文卿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1) :72-8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