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常绿阔叶生态公益林生物量

被引:42
作者
刘其霞
常杰
江波
袁位高
戚连忠
朱锦茹
葛滢
沈琪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浙江林业科学研究院
[3] 浙江教育学院生物系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常绿阔叶林; 生物量; 碳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5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解析木资料用维量分析法建立浙江省各地区样木的D2H与地上生物量(B)的回归方程在浙江全省具有普适性。根据模型及样地调查结果发现50林龄前的浙江省常绿阔叶生态公益林群落生物量基本随林龄线性增加。与其他同区域的类似林型比较发现,常绿阔叶林在80林龄前群落生物量与林龄正相关,100a后则增长十分缓慢。根据浙江省公益林大多为幼中龄林的现状,预测当前的常绿阔叶林生物量在未来30a中将呈线性增加。随着多幼中龄林的常绿阔叶生态公益林的发展成熟,我省森林将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碳汇。与针阔混交生态公益林比较,常绿阔叶生态公益林生物量在10~25a阶段没有明显优势,到25~50a则明显高于针阔混交生态公益林。由此可见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作为生态公益林在碳积累方面具有优势。常绿阔叶林作为高碳储量森林,将会是浙江省甚至整个亚热带东部地区的森林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
引用
收藏
页码:2139 / 21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生态学.[M].常杰;葛滢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  
生态公益林补偿理论与实践.[M].周国逸;闫俊华编著;.气象出版社.2000,
[3]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M].冯宗炜等著;.科学出版社.1999,
[4]  
青冈林生产力研究.[M].陈启◤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
[5]   海南岛尖峰岭山地雨林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在世界雨林中的地位 [J].
方精云 ;
李意德 ;
朱彪 ;
刘国华 ;
周光益 .
生物多样性, 2004, (01) :29-43
[6]   森林演替在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吸存中的作用 [J].
方运霆 ;
莫江明 ;
彭少麟 ;
李德军 .
生态学报, 2003, (09) :1685-1694
[7]   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J].
方精云 ;
陈安平 .
植物学报, 2001, (09) :967-973
[8]   不同密度杉木幼林系统生产力和生态效益研究 [J].
方奇 .
林业科学, 2000, (S1) :28-35
[9]   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次生林自然恢复15年来群落乔木层的动态变化 [J].
包维楷 ;
刘照光 ;
刘朝禄 ;
袁亚夫 ;
刘仁东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6) :702-709
[10]   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 [J].
刘国华 ;
傅伯杰 ;
方精云 .
生态学报, 2000, (05) :7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