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农业产业化途径: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视角的分析

被引:6
作者
廉高波 [1 ]
李英东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2]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产业化; 农民专业合作社;
D O I
10.16152/j.cnki.xdxbsk.2009.05.033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通过运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视角探讨剩余劳动力的农业产业化途径。研究表明,虽然城镇化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但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大量农民工失业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更加困难,农业产业化将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基本途径。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特性决定了其是适合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载体。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当代中国农村经济组织体系研究.[M].廉高波; 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
[2]  
中国农村走势.[M].占俊英; 方齐云;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  
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M].杜吟棠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4]   美国新一代合作社:组织特征、优势及绩效 [J].
赵玻 ;
陈阿兴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1) :99-1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