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10~17岁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16
作者
张丹 [1 ]
赵正言 [2 ]
林穗青 [3 ]
吴巧玲 [1 ]
彭咏梅 [1 ]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
[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3]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科
关键词
青少年; 超重; 肥胖; 影响因素; 家族疾病史; 青春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9.2 [脂肪代谢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调查上海市10~17岁青少年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及分布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用国家"十一五"支撑代谢综合征项目样本中上海市横向部分7 737名青少年体格评估数据,分别采用中国(WGOC)及国际(IOTF)青少年超重肥胖标准计算超重肥胖检出率,比较两标准差异,并分析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上海市10~17岁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9%、6.2%,总超重率18.1%(WGOC标准);13.6%、3.6%,总超重率17.2%(IOTF标准)。按WGOC标准,男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男:17.5%、7.7%;女6.0%、4.6%。单因素中性别、年龄、出生体重、家庭收入、父母生育年龄、父母吸烟史、父母超重史、母饮酒史、父亲学历、父系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史及母系脂肪肝史等17项是青少年超重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性别(OR=3.376,P<0.001)、年龄(OR=1.736,P<0.001)、家庭收入(OR=1.467,P=0.001,)、母生育年龄(OR=0.704,P=0.023)、父超重(OR=1.545,P<0.001)、母超重(OR=3.14,P<0.001)、父系高血脂史(OR=1.293,P=0.018)是青少年超重的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有近1/5的青少年超重肥胖,居国内较高水平。性别、年龄、家族史等是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703 / 705+724 +7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流行趋势 [J].
黄剑辉 ;
黄辉 ;
马莉蓉 ;
秦媛 .
首都公共卫生, 2011, 5 (04) :173-175
[2]   曲靖市2009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分析 [J].
宋家卫 ;
颜芳 ;
顾华康 .
中国学校卫生, 2011, 32 (07) :861-862
[3]   6~12岁小学生肥胖患病率调查 [J].
张征 .
社区医学杂志, 2011, 9 (06) :16-17
[4]   基于BMI判定超重肥胖4个标准的比较 [J].
张伋 ;
马军 ;
李百惠 ;
吴双胜 ;
张世伟 ;
王莹 .
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 (03) :207-210
[5]   2006年广州市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林穗方 ;
曾芳玲 ;
周燕燕 ;
刘倩筠 ;
胡艳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7, (06) :620-622
[6]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 [J].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
季成叶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02) :10-15
[7]   Childhood obesity [J].
Han, Joan C. ;
Lawlor, Debbie A. ;
Kimm, Sue Y. S. .
LANCET, 2010, 375 (9727) :1737-1748
[8]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the acceptance of the five basic tastes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J].
Schwartz, Camille ;
Issanchou, Sylvie ;
Nicklaus, Sophie .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9, 102 (09) :1375-1385
[9]   Obesity in children. Part 1: Epidemiology, measurement, risk factors, and screening [J].
Kipping, Ruth R. ;
Jago, Russell ;
Lawlor, Debbie A. .
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08, 337 (7675) :922-927
[10]  
儿科学.[M].薛辛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