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旱坡地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土壤水分差异性分析
被引:6
作者:

杨艳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光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沙毓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纪中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土壤水分;
旱坡地;
干热河谷;
元谋;
云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干热河谷旱坡地Ⅰ(罗望子+木豆),Ⅱ(罗望子+木豆+柱花草),Ⅲ(罗望子+象草),Ⅳ(罗望子+自然草被)等4种复合生态农业模式0~40 cm土层水分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土壤含水量主要受自然降水的影响,雨季和旱季差异显著;不同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模式Ⅱ和模式Ⅳ有较强的保水持水能力;在雨水补给不足时,模式Ⅲ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最高,模式Ⅳ最低;土壤水分季节波动模式Ⅳ最小,模式Ⅲ波动最剧烈;雨季,4种模式具良好的层间补水能力,旱季,模式Ⅰ和Ⅱ土层间补水能力最强。总体上看,4种模式对干热河谷旱坡地的土壤水分均有一定的保持能力,但模式Ⅱ的保水持水能力最强,综合效益最好,更利于干热河谷旱坡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48 / 2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云南干热河谷旱坡地两种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J].
张明忠
;
朱红业
;
张映翠
;
冯光恒
;
张德
;
龙会英
;
金杰
;
史亮涛
;
江功武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3)
:37-4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光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木豆在干热河谷退化山地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J].
纪中华
;
杨艳鲜
;
拜得珍
;
方海东
;
廖承飞
;
潘志贤
;
沙毓沧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3)
:158-162+202

纪中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杨艳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拜得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方海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廖承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潘志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沙毓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3]
花江峡谷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
[J].
王膑
;
钱晓刚
;
彭熙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5)
:139-141+157

王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 贵州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

钱晓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 贵州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

彭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科学院喀斯特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贵州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
[4]
元谋干热河谷区旱坡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J].
杨艳鲜
;
纪中华
;
沙毓沧
;
潘志贤
;
方海东
;
拜得珍
;
廖承飞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3)
:70-73

杨艳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纪中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沙毓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潘志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方海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拜得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廖承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5]
阴山北麓缓坡丘陵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以武川县为例
[J].
李晓娜
;
郑大玮
;
李忠辉
.
土壤通报,
2005, (01)
:23-25

李晓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郑大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李忠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6]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技术及生态效应——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
[J].
王道杰
;
崔鹏
;
朱波
;
王玉宽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5)
:95-9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桂西北环境移民示范区柑橘园水土流失及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J].
何铁光
;
石雪晖
;
肖润林
;
蒙平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4, (01)
:17-19

何铁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肖润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蒙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8]
土壤水分研究进展及简要评述
[J].
张超
;
王会肖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4)
:117-120+125

张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王会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9]
干旱半干旱区山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J].
何其华
;
何永华
;
包维楷
.
山地学报,
2003, (02)
:149-156

何其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何永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包维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0]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枯枝落叶层的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J].
赵鸿雁
;
吴钦孝
;
刘国彬
.
林业科学,
2003, (01)
:168-172

赵鸿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吴钦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刘国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