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夏季高温影响因素及防御对策研究

被引:33
作者
王志英
潘安定
机构
[1]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高温因素; 对策; 广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3.1 [中气候、局地气候(地方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高温天气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既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有关,又与区域大气环流的异常有关,同时城市热岛效应、太阳活动、厄尔尼诺、地形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也是导致高温天气不可忽视的因素。文章分析了影响广州市夏季高温天气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防御城市高温的基本对策。为防御城市高温,主要的途径是降低城市热岛强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81 +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玻璃幕墙光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J].
孙静 ;
王建国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5, (04) :70-71+76
[2]   热带气旋与珠江三角洲高温天气的关系 [J].
李海鹰 ;
余江华 ;
唐仰华 .
气象科技, 2005, (06) :501-504
[3]   2004年夏季广州市一次罕见高温天气过程 [J].
林蟒 ;
刘燕 ;
周亚军 .
广东气象, 2005, (02) :1-3
[4]   2003年广东省夏季的异常高温天气及气候背景 [J].
纪忠萍 ;
林钢 ;
李晓娟 ;
熊亚丽 .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2) :207-216
[5]   城市高温灾害分析及预防对策 [J].
李新艳 .
固原师专学报, 2004, (06) :79-84
[6]   华北主要城市夏季高温气候特征及评估方法 [J].
张尚印 ;
宋艳玲 ;
张德宽 ;
王守荣 .
地理学报, 2004, (03) :383-390
[7]   走出绿化误区,建设城乡生态环境 [J].
贾银亭 ;
贾芳芳 ;
宋洪普 ;
姜守恒 .
河北林业科技, 2003, (05) :30-33
[8]   “太阳活动—副高—旱涝”研究的进展 [J].
张元东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80-85
[9]   上海热浪与健康监测预警系统 [J].
谈建国 ;
殷鹤宝 ;
林松柏 ;
L.S.Kalkstein ;
黄家鑫 ;
邵德民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3) :356-363
[10]   火山喷发和太阳活动对我国温度影响的研究 [J].
贾朋群 ;
陆龙骅 ;
薛正夫 ;
石广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9, (02) :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