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微囊藻毒素年变化及其与浮游生物的关系

被引:22
作者
许秋瑾
高光
陈伟民
不详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北京
[4] 江苏南京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蓝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太湖 6 个样点进行了为期 1 年的微囊藻毒素(MC)的监测,探讨了微囊藻毒素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及其与浮游生物的关系.结果表明,微囊藻毒素在湖体中的全年变化趋势和藻类生长繁殖的全年变化趋势有共同之处,均表现为夏、秋季高.但微囊藻毒素含量的峰值比藻类生物量的峰值略有滞后,并且在夏、秋季藻毒素含量总体水平较高的时期内,有明显的起伏;微囊藻毒素含量与蓝藻生物量呈高度相关,如果该样点藻类优势种为蓝藻,则微囊藻毒素含量与藻类总生物量亦相关;和浮游植物存在捕食关系的浮游动物(轮虫和原生动物)与藻毒素含量也存在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淀山湖夏季微囊藻毒素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J].
连民 ;
陈传炜 ;
俞顺章 ;
刘颖 .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4) :323-327
[2]   江苏几个地区与某湖周围水厂不同类型水微囊藻毒素调查 [J].
董传辉 ;
俞顺章 ;
陈刚 ;
陈传炜 ;
周学富 ;
陈公超 ;
王明荣 ;
陈良 ;
胡旭 .
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8, (03) :17-19
[3]   微囊藻毒素和水体有机污染物联合诱导SHE细胞转化及相关癌基因的变化 [J].
王红兵 ;
朱惠刚 ;
聂岚 ;
徐均康 .
卫生研究, 1998, (01)
[4]   我国若干湖泊中蓝藻毒素的遗传毒性研究 [J].
王红兵,朱惠刚 .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5, (06) :339-341
[5]   上海淀山湖、黄浦江水系浮游藻类及藻类毒素的动态研究 [J].
王红兵,宋伟民,朱惠刚 .
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5, (05) :196-199
[6]   武汉东湖浮游生物间相互关系的多元分析 [J].
蔡庆华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5, (01) :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