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强度与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实证

被引:31
作者
唐晓华
刘相锋
机构
[1]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能源强度; 产业结构优化; Geweke因果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1 [工业区域规划与生产布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制造业的能源消耗和产业结构优化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该文利用Geweke因果检验方法,并采用1993—2013年20年间的数据,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和分析。首先,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将产业结构优化划分成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中高级化都呈现良好的趋势,但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却呈现出"倒U"变化趋势,这与国家的宏观政策具有一定相关性。其次,计算制造业的能源强度,并利用LMD方法对能源强度进行分解,分解为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两个方面,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能源强度变化受到技术效应影响波及时间较长,结构效应变化造成短期影响较大。最后,利用Gewke因果检验的方法对能源强度和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即时因果关系及整体因果关系进行统计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与能源消耗之间形成两条不同反馈循环,一条为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结构效应及技术效应之间的短期反馈循环,另一条为产业结构优化内部和技术效应之间的长期反馈循环,这两条循环相互促进和影响,最终形成闭合横"8"字均衡循环。据此,研究给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一是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实现能源的"开源节流"的有效手段;二是制定差异化的能源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是实现"减少能源压力、保证经济发展"双赢局面的重要保障和前提。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辽宁省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的空间特征及耦合关系 [J].
关伟 ;
许淑婷 .
地理学报, 2014, 69 (04) :520-530
[2]   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J].
呙小明 ;
张宗益 .
管理工程学报, 2012, 26 (04) :90-99
[3]   中国制造业真实能源强度变化的主导因素——基于LMDI分解法的分析 [J].
郑若娟 ;
王班班 .
经济管理, 2011, 33 (10) :23-32
[4]  
产业结构、城市化与能源效率的动态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 王玉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 (05)
[5]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J].
干春晖 ;
郑若谷 ;
余典范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4-16+31
[6]   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中部6省面板数据的研究 [J].
刘洪 ;
陈小霞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 (06) :38-43
[7]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屈小娥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02) :46-52
[8]   建设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的江苏自主创新体系 [J].
王元地 ;
张衡 ;
谢惠 ;
于晴 .
科技与经济, 2007, (03) :11-13
[9]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J].
史丹 ;
张金隆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08) :30-32
[10]   结构变动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 [J].
史丹 .
中国工业经济, 1999, (11)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