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与对策

被引:16
作者
黄衍锋
邹焕荣
叶晓涛
张旭
机构
[1]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检验; 标本;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7.3 [医院、综合医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和预防措施,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方法检验者对临床送检标本通过观察其外观、检测分析、复查及联系临床医护人员等途径发现和确定不合格标本并详细记录。结果2004年1月至2006年7月科室共接不合格检验标本874份,其中血标本356份,占40.7%,原因主要是抗凝血凝固或有细小凝块;粪便标本257份,占29.4%,原因主要是标本已干或无标本;尿标本123份,占14.1%,原因主要是标本污染或量太少;精液标本58份,占6.6%,原因主要是没按要求采集;前列腺液标本43份,占4.9%,原因主要是采集的质量差;其他37份,占4.2%。结论应采取措施加强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加强医技、医护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做到规范采集、运送标本,从而提高检验标本质量,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3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质量控制 [J].
严丽华 ;
邱方城 ;
潘云军 .
微循环学杂志, 2005, (04) :159-160
[2]   3375份不合格血标本分析 [J].
赵琪林 ;
李文楷 ;
丁波 ;
蒲泽宴 ;
赵咏梅 .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5, (02) :201-202
[3]   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与处理 [J].
谭晓玉 ;
庞保军 .
实用医技杂志, 2003, (08) :863-864
[4]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叶应妩,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