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与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肇兴侗寨为例

被引:10
作者
徐燕
陆仙梅
吴再英
陈洪智
石贤昌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民族村寨; 乡村旅游开发; 社区参与; 肇兴侗寨;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1.13.128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肇兴侗寨进行实地调查,从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民居接待与餐饮服务、集体接待表演、民族工艺品的制作与销售、村寨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即旅游发展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群众参与旅游发展的机会较少、资源保护与旅游利益无法挂钩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强调应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层次,增加群众受益;把握"不参与就是最大参与"的原则,对农民进行经济补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民俗实物博物馆;营造浓重的民族文化氛围;加强与周边村寨的旅游合作,尽量做到"产业链本地化";创建肇兴侗族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引用
收藏
页码:7973 / 7975+7978 +79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J].
龙启德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3) :10092-10093
[2]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业持续发展因素综合分析——以黎平肇兴侗寨为例 [J].
吴昌良 ;
陈志永 ;
欧正霞 .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03) :48-53
[4]   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 [J].
黄华 ;
王洁 ;
黄蓉 .
商场现代化, 2007, (12) :219-220
[5]   少数民族村寨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实证研究——以贵州镇山村为例 [J].
梁玉华 ;
陈志永 ;
李乐京 .
贵州民族研究, 2006, (06) :39-45
[6]   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 [J].
邹统钎 .
旅游学刊, 2006, (03) :8-9
[7]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 [J].
罗永常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112-115
[8]   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研究——以阳朔遇龙河风景旅游区为例 [J].
保继刚 ;
孙九霞 .
规划师, 2003, (07) :32-38
[9]   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 [J].
刘纬华 .
旅游学刊, 2000, (01) :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