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牧压力下大针茅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18
作者
珊丹 [1 ]
赵萌莉 [1 ]
韩冰 [2 ]
韩国栋 [1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放牧; 大针茅; 遗传多样性; ISS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3.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大针茅是亚洲中部草原亚区特有的蒙古草原种,以大针茅建群的草原在内蒙古的分布面积为2798081hm2。从遗传多样性上探讨了大针茅种群在放牧压力下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虽然放牧导致部分基因位点丢失,但整个种群仍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ISSR检测的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9%。Nei’s指数计算的大针茅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为0·1984,说明有19·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之间,80·2%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由Shannon’s和Nei’s多样性指数检测的大针茅种群内遗传多样性随着放牧压力的增加有逐渐减弱的趋势。根据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聚类图中,中度和重度放牧样地首先聚为一类,不放牧和轻度放牧样地聚为一类,随后聚在一起。
引用
收藏
页码:3175 / 318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放牧压力下大针茅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J].
张红梅 ;
赵萌莉 ;
李青丰 ;
韩冰 ;
杨洁 ;
苏佳楼 ;
张春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5) :185-189
[2]   冷蒿种群在放牧干扰下遗传多样性的变化 [J].
王静 ;
杨持 ;
尹俊 ;
王铁娟 ;
刘朋涛 .
生态学报, 2004, (11) :2465-2471
[3]   针茅属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J].
韩冰 ;
赵萌莉 ;
张红梅 ;
索培芬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32-35
[4]   采用RAPD和ISSR标记探讨中国疣粒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J].
钱韦 ;
葛颂 ;
洪德元 .
植物学报, 2000, (07) :741-750
[5]   草原群落退化与恢复演替中的植物个体行为分析 [J].
王炜 ;
梁存柱 ;
刘钟龄 ;
郝敦元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3) :268-274
[6]   五种提取马尾松基因组DNA方法的比较 [J].
李丹 ;
凌定厚 .
植物学通报, 2000, (02) :168-173
[7]   我国草地资源现况、问题及对策 [J].
李博 .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7, (01) :49-51
[8]   不同放牧密度对草原植被特征的影响分析 [J].
王德利 ;
吕新龙 ;
罗卫东 .
草业学报, 1996, (03) :29-34
[9]  
克氏针茅种群分化及不同退化系列生态变异的研究[D]. 韩冰.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3
[10]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中的分子标记[M]. 科学出版社 , 邹喻苹等编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