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主要原因,以指导临床采用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分析50例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血液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50例缺血性脑卒中并发LDVT患者中,65岁以上者占60%;卧床2~4周者的发病率最高;伴发疾病中以高血压、高血脂最常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性脑卒中并发LDVT患者的vWF、GMP-140、F1+2含量、PAI-1活性均明显升高,而AT活性、总PS含量、PC活性、PLg活性均明显降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0.001)。结论高龄、卧床及血液的高凝状态是缺血性脑卒中并发LDVT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应对高龄、长期卧床及存在高凝状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必要的抗凝、抗血小板、溶栓药物及早期康复锻炼等预防性措施,以防止LDVT的发生。